近日,在联合国2021年“可持续发展高级别政治论坛”上,联合国负责经济与社会事务的副秘书长刘振民主持发布了《联合国秘书长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报告评估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涵盖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情况。刘振民指出,在新冠疫情来袭前,国际社会在减少贫困、改善母婴健康、推进性别平等和扩大供电覆盖等一些可持续发展重要领域取得了进展,但“进展发生的速度不够快,且在一些真正变革性的领域,如减少不平等、降低碳排放和应对饥饿方面,进展或是趋于停滞,或是遭到扭转。”
新冠疫情危机对可持续发展目标产生灾难性影响
-
- 2020年陷入贫困的人口数量增加了1.19到1.24亿人;
- 2.55亿个全职工作岗位流失;
- 在疫情前就已经出现上升的饥饿人口数量可能进一步增加至8300万到1.32亿人;
- 未能达到最低阅读熟练水平的儿童和青年人数增加了1.01亿人,抹去了最近二十年来在教育领域所实现的发展成果;
- 危机同时加剧了现有的不平等,威胁着16亿非正规经济领域劳动者的生计,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在许多国家出现显著上升;
- 女性和女童面临的家庭暴力激增;
- 受到疫情影响,未来十年内将有多达1000万女童面临童婚风险。
刘振民同时指出,新冠疫情所引发的经济放缓并没有带来气候危机的缓和。初步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持续上升,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了1.2摄氏度,日益逼近《巴黎协定》所设立的1.5摄氏度的升温上限。
此外,2020年,国际社会也未能完成停止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目标,2015-2020年间,全球平均每年损失多达1000万公顷森林。
报告显示,部分用于支持可持续发展转变的必要措施也受到了疫情的不利影响:
-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动减少了40%,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显著上升;
- 全球商品贸易额预计将下滑5.6%;
- 尽管政府发展援助净值在2020年增加至1610亿美元,但仍然未能满足应对新冠疫情危机的需求,同时也未能达到长期订立的发展援助达到国民总投资额0.7%的目标。
刘振民在发言中提出了未来18个月内指引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努力的三大要素,“首先,我们必须为所有国家的复苏创造平等的条件”,这既包括公平分享新冠疫苗和治疗方法,也包括建立全球经济复苏计划,发达国家应通过官方发展援助、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殊提款权,以及减免债务等方式,确保让发展中国家也能实现更加具有抵御力的经济复苏。
其次,刘振民表示,各国必须通过提供全民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教育等措施,“确保疫情所造成的可持续发展损失不会转变成为长期的能力削弱”。
第三,各国都须合理利用科学知识和新技术的发展,“全面提供清洁能源、可持续粮食系统、消除数字鸿沟,以及建成更加可持续的交通和城市,都是涉及多个利益攸关方的明智之举,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方方面面都能从中显著获益。”
实现低碳和包容的复苏
报告强调,为了使可持续发展议程重回轨道,政府、城市、企业和行业必须利用疫情后复苏的契机,走上低碳、包容和具有抵御力的发展之路,以减少碳排放、保护自然资源、创造更加体面的就业、推进性别平等,并应对日益增加的不平等。
刘振民表示,“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今天所采取的决策和行动,将对未来的世世代代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从疫情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将帮助我们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抓住这一契机,让这个十年成为行动、改变和恢复的十年,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落实《巴黎协定》的承诺。”